
近年全球掀起年輕人創業浪潮,不少香港年輕人及大學生亦加入創業的行列,在中文大學主修環球商業學的王文洋(Ivan)是其中一分子。
Ivan看準中學文憑試(DSE)的教育商機,今年初創立筆記買賣平台Flowsophic(飄識)及補習社直接配對學生的平台Flowclass,項目先後獲中大「前期創業育成中心」及數碼港的創業資助。憑着創業基金的資助,以及Flowsophic的盈利,整盤生意足以持續發展,並以建立多元學習平台為目標。
先後獲中大數碼港 創業資助
現時在中文大學主修環球商業學的Ivan,於2018年中學文憑試(DSE)取得7科5**的佳績,其後他開設了Instagram及YouTube頻道FF Classroom,跟大眾分享自創筆記跟學習心得,後來他發現IG有不少人分享或出售自己的筆記,想起中學時想在網上找資源但沒有太多途徑,因此在大學二年級看準商機,籌備大半年後,他在今年4月跟幾位同學一手一腳創立上載筆記平台Flowsophic。
在Flowsophic正式推出前,Ivan憑此創業點子,去年9月已獲中大「前期創業育成中心」(Pi Centre)2萬元資助,今年2月又得到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CMF)的10萬元,「我們在2月取得CMF用作優化網站以及進行網絡推廣。數碼港亦資助了伺服器,變相大幅減低營運成本。」
Ivan說,創辦Flowsophic最主要投放的是時間成本,並不是金錢,「一開始創建伺服器,調整網頁編碼等要一手包辦,但我們所架構的系統是以自動化方式運作,現在已經不需要放太多時間管理了。」
筆記創作者低價賣 藉此宣傳
他最初廣邀身邊同學和IG的朋友放筆記在Flowsophic,「他們只需上載筆記在網站,經我們審核,質素優良的筆記便能上架,印刷、物流、市場推廣等服務一概不用擔心,我們有一條龍服務。」Flowsophic除了售賣筆記外,還有網上課程服務,創作者能把自製的教學影片上傳。另外,有些創作者以非常低廉的價錢售賣筆記,目的是吸引學生認識他們,報讀他們的課程,既能賺取收入又能收廣告之效。Flowsophic成立約半年,已有微利。
暑假期間,Flowsophic團隊拿着計劃書,由太子至佐敦,逐間補習社上門推介,發掘新的客戶群。其間有些補習社負責人表示,希望擴展網上渠道接觸更多學生,但不想完全變成綫上課程。正是補習社的意見,啟發他們創立Flowclass這個應用程式。Ivan透過政府津貼參與學生每月10,500元的「創科實習計劃」,在暑假期間聘請8個實習生負責開發Flowclass及構建後台機制。
Flowclass是一個讓學生與補習社直接配對的平台,省卻了中介的角色。Ivan回想,過往曾透過補習中介去尋找合適補習老師,但他認為這些服務收費貴、時間慢,更甚是由於不是和導師直接溝通,容易出現配對出錯。「我曾遇過一位補習導師是以中文讀化學,但我中學時是以英文讀的,最後在整個課堂我還要繙譯給他聽,這些經驗令我更加想創立一個方便大眾的服務配對平台。」學生可在Flowclass上查看不同補習社的資料,例如教學圖片、環境等,亦可以看見不同學生給補習社的評價,使尋找導師的過程更加透明化。
再創配對App 學生自選補習社
Flowclass的應用程式亦設有即時聊天室,學生可以立刻跟心儀的補習社查詢課程資訊、教學形式及收費,不用像以往一般要等中介回覆。當學生按入補習社的聊天室,補習社便會即時被Flowclass收費,每個用戶數元。Ivan認為這個價格吸引,對補習社而言,是另一途徑的廣告推廣,「有別於學生在Facebook或是Instagram搜尋課程,這裏是一個教育配對平台,用戶目的非常明確。加上在芸芸補習社中揀選並且發起即時通訊,配對率自然提升,補習社負責人都認為收費合理。」至於補習社提供的試堂,Flowclass亦會根據百分比收取佣金。
Ivan現時以兼職方式聘請6位員工,支出大約是2萬元,除了員工外,亦會每月支出約3,000元於網上平台賣廣告。「雖然政府資助的實習計劃完了,但之前CMF所剩下的創業基金以及Flowsophic的盈利亦足夠讓我們順利營運。」Flowsophic有跟SCMP、不同教育機構合作,又會不定時舉辦問答比賽,希望成為一個多元學習平台。Ivan表示現時Flowsophic的收入扣除員工薪金外,所得盈利全數用作開發Flowclass。Flowclass將於明年1月1日在網上商店上架,未來亦會開拓不同方面的配對服務,例如私人補習、興趣班等。他們又有意參加數碼港的培育計劃,向50萬元的財務資助進發。
(原文刊於第685期《i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