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class

搜索文章

【DSE死亡之卷不再?】5**學生都用的技巧,讀懂DSE中文卷一範文、白話文

目錄

1. 什麼是「中文」?

其實中文並不僅限於中國語文,亦都包括中國文化。

小編以前學中文時,除了學習文章手法、立意等,亦會了解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儘管 DSE 提及範圍不會經常涉及文化,但事實上文化內容在考卷上出現過少次,例如唐老師、傳統與創新。

若想在中文科獲得佳績,必須熟讀文化觀,特別是儒家思想,包括道、墨、法、佛這四家都要明白它們的概念。

建議同學在暑假的時候,試著鞏固自己的中文基礎,例如閱讀一些中國文化書籍,可以的話就研習儒、道、墨、法、佛的所有理念。

加上,亦可以細閱高考的六篇指定篇章,小編私心推薦殷海光的《人生的意義》,每當在人生中遭遇多少失意挫敗,只要一讀此文章,小編就會頓時豁然開朗。

六篇高考指定篇章如下:

1. 唐君毅《與青年談中國文化》(節錄)

2. 吳森《情與中國文化》(節錄)

3. 劉君燦《傳統科學過去、現在與未來》(連附錄)

4. 趙永新《中國藝術的基本精神》

5. 金耀基《中國的傳統社會》(節錄)

6. 殷海光《人生的意義》

2. 如何應付中文科卷一甲部(範文部份)?

如果希望獲得合格或上的成績,最基本需要把十二篇範文中的十一篇文章背熟,其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只需背下重點段落和句子即可。

但亦要熟習當中的背景、手法和立意,如此一來會有以下兩個好處:

✓ 在每年必出的背誦題目得分,由於八、九成考生都會取得這些分數,所以絕對不容有失!

✓ 若有分析文章內容題時,可以透過背誦過的課文,想出答案

何為熟讀每一篇文章?

其實,你只需讀熟背景、手法同立意這三項重點。

背景了解作者當時身處的環境(e.g. 歷史時代、政治局勢、人生經歷)有助理解作者撰寫這篇文章的動機
手法熟習文章的寫作手法(e.g. 比喻、以動寫靜)每年都會出現寫作手法相關的題目
立意清楚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是甚麼(e.g. 表達了作者胸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偉大抱負)佔分較多的高階題目常詢問此內容

就這樣說,感覺很空泛,反而可能會勾起大家更多的疑問。所以小編以下會提供一個簡單示範,供大家參考。

以《出師表》為例,

背景先主劉備去世,蜀漢面臨破滅之際,唯靠進攻魏國,才有一線生機
手法種類繁多,例如,對比先漢同後漢的用人之道,突出「親賢遠小」的重要
立意很多同學會誤以為這篇文章是諸葛亮跟劉禪匯報他現要出師討伐魏國,其實《出師表》裡是諸葛亮對劉禪叮嚀周至的勸諫

總括而言,十二篇範文在中文閱讀卷中非常重要,畢竟是可以在考前溫習的內容,如果同學希望中文考獲 Level 5 或以上,總分三十分裡最少要得到二十五分,然後再靠乙部奪星。

3. 如何應付中文科卷一乙部(白話文部份)?

很多同學都說看不透白話文部份,但其實只需捉到文章立意,要回答所有問題簡直是易如反掌。

記敘文的常見立意,通常是愛國、思鄉和親情。例如 2015年出現的《論趣》,就是談論「趣」對於讀書的重要性。

同時,亦建議同學們要操卷,可以由 CE 2010 開始做起,做完後可以自行分析/回校聽聽老師的分析,你會發現閱讀卷的考核內容萬變不離其宗,例如 2020 年的《夢中的父親》和 2016 年的《紅心蕃薯》有很相似之處。

每年出現題型都很類似,而且亦有答題框架可以背誦,例如段落大意題就是記述xx,帶出yy,抒發zz,每次操練完試題後,可以留意參考答案就會發現適合的答題框架。(當然小編不鼓勵大家死記硬背)

4. 如何應付中文科卷一乙部(文言文部份)?

這部分只需你看得懂文言文文章所述,大部份的題目都會懂得作答。平日可以背誦一些常用文言字詞,例如「之」、「適」可以解作前往。

由此部份的題目問法很直接,基本上只需回答出一句句譯就可以得分。不過要看得懂那篇文言文是一大問題,建議大家平日可以閱讀一些簡單的文言文書籍,例如,《古文觀止》、《世說新語》、《聊齋誌異》等,多讀此類書籍後,就會熟悉文言文。

不過如果你真的想操練,可試翻譯一至兩段文言文,然後對比自己的譯文與書上的譯文有多少差別,若有七至八成相似,即代表你的文言文功力已經很好。

延伸閱讀:

【仲用補習教的罐頭句?】避開最大地雷! 教你最有效備戰DSE中文卷二

【自我提升】教你超速、有效「費曼學習法」!DSE考生和大學生都適用!

分享

您在打算開班補習、授課嗎?

Flowclass為您簡化報讀和付款流程,更快擴展學生數量

相關文章